記者黃明堂/專訪

百年大舟「拜訪號」的誕生,被部分達悟族人批判是漢人宰制達悟族傳統文化,掛名船主的漢人黃正德認為雖受曲解,感到灰心,但也只能承擔,繼續前進。他強調,「拜訪號」的原生構想是讓外界認識蘭嶼,所以過程中融入外人參與及行銷創意,希望大家以寬闊的視野來看待。

藉造舟讓外界認識蘭嶼

黃正德是來自台東市的漢人,原本是文化工作者,在蘭嶼從事文化工作長達十二年,兩年前被現任鄉長江多利延攬擔任鄉公所秘書,其擅長文化包裝行銷,百年大舟的高曝光率,讓這位穿著丁字褲的漢人爆紅,但也因此成了部分族人的批判目標。

他說,掛名船主非他所願,事實上,他只從事策劃,造舟的細節均由在地人組成的工團討論、執行。由於九對槳舟突破了傳統五對槳的禁忌上限,達悟族人不願掛名船主,所以由工團決議指派他擔任,並非他強出鋒頭。

黃正德表示,有人批判新船堆的芋頭、宰殺的豬都不是蘭嶼在地的芋頭、迷你豬,這是因達悟族人傳統觀念不出售自家種的芋頭、自家養的迷你豬,「拜訪號」下水自然無法就地買到,必須從島外運來。事實上,今年大年初二在朗島部落的五對槳舟下水,宰了幾十頭豬,也都從台灣運來,拜訪號並非特例。

「拜訪號」航抵台北後將競標拍賣,也引起出賣達悟族批判。黃正德說,舟是公部門財產,也非傳統造舟產物,拍賣所得將充作蘭嶼文化教育基金,包括補助族人依傳統模式再造新舟,整體而言,對蘭嶼文化有更大幫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ade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