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記者廖千瑩/台北報導〕時序將進入下半年,回顧上半年海外基金表現,根據Lipper統計,上半年表現最佳的海外基金以具備歐元升值優勢的歐洲相關基金,及防禦型產業基金,如製藥、生技最搶眼。另表現最差的基金類型則首推黃金基金及新興市場基金。

基金業者認為,通膨壓力於下半年減緩,緊縮政策力道逐步放鬆,若歐債事件獲得控制,第三季新興股市反彈可期。建議積極型投資人以定期定額或逢回投資於新興亞洲、大中華與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基金。

上半年國際情勢詭譎多變,衝擊全球股市表現,根據Lipper統計,上半年表現最佳的海外基金以具備歐元升值優勢的歐洲相關基金。

基金業者也分析,上半年歐元與歐洲國家貨幣表現強勢,瑞士法郎兌美元升值11.2%、歐元升值6.62%、丹麥、挪威和瑞典升值4.6-6.5%,升值幅度均更勝新台幣,這也是歐洲相關基金績效領先的原因之一。

至於產業型基金中,表現明顯兩樣情,上半年以製藥、生技與公用事業等防禦型產業基金表現較佳,但反觀黃金與貴金屬基金,上半年跌幅高達14.87%,是上半年表現最差的類型基金。

摩根富林明全方位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人奧斯汀.弗瑞(Austin Forey)說,根據EPFR資料,第二季以來全球新興市場基金淨流入約89億美元,幾乎扳回第一季淨流出90億美元。預期在通膨壓力下半年減緩下,緊縮政策力道逐步放鬆,若歐債事件獲得控制,第三季新興股市反彈可期。

保德信投信投資管理部國際投資組主管黃榮安指出,預期下半年全球股市將重返漲升趨勢,風險承受度高的投資人不妨逢低加碼股市,穩健型與保守型投資者則建議在股票、信用市場債中,依自身需求採取均衡布局策略為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ade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