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張志榮/台北報導】

摩根士丹利證券昨(28)日將台股投資評等由「中立」調降至「減碼」,且建議低於MSCI的權重是主要股市中較多的2個百分點,成為台股跌破年線的關鍵因素之一,指數顯然尚未跌至外資圈心目中的「滿足點」。

近期台股在政府基金進場護盤下、回檔幅度緩和,惟修正之勢仍不可檔,苦撐多日的指數昨天正式跌破年線,國際資金則是賣超21億元,目前觀諸外資圈sell side的論調,8,000至8,200點仍是較為合理的指數回檔「滿足點」。

摩根士丹利證券全球新興市場首席分析師Jonathan Garner指出,台股在全球新興市場投資組合模型中的總排比由第6位大幅下滑至第14位,其中最大因素是未來企業獲利恐出現大幅度下修,排比從第5位降至第15位。

此外,Jonathan Garner指出,台股投資價值比南韓股市來得貴、且貨幣升值致使企業競爭力相對較弱,都是這次調降台股投資評等的原因,整體而言,他建議減碼台股的權重,也是所有新興市場股市當中較高者、為2個百分點。

Jonathan Garner指出,台股目前遠期本益比相較於MSCI全球新興市場仍有高達23%的溢價,比起6至12個月前要高得多;此外,台股的股價/淨值比相較於南韓股市約有30%的溢價,但南韓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卻與台灣差不多,因此南韓股市吸引力會高於台股。

亞洲新興市場股市近期都面臨修正壓力,伴隨的則是國際資金的獲利了結,根據瑞士信貸證券全球新興市場首席分析師席瓦(Sakthi Siva)的統計,這波國際資金賣超亞洲新興市場的金額已佔整體股市市值的0.2%、已近逼「非衰退時期」的0.3%,也就是說,國際資金若加速調節賣壓出籠,將有利於底部浮現。

根據EPFR的統計數據,國際資金過去6周以來共賣超全球新興市場40億美元,且6月當中有5周呈現淨賣超,席瓦指出,她評估2011年全球新興市場會循2004與2010年模式、下半年將出現反彈的原因當中,只有國際資金賣超這一項尚未符合條件,因此,她樂見賣超能持續下去。

席瓦還是維持她原先看法,「在希臘債信風暴緩和下來」的基調下,逢低買進全球新興市場,建議優先加碼南韓與俄羅斯股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ade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