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今年二大危機:歐債、美債,皆讓全球股市重挫,據統計兩件主權債事件全球股市修正後的反彈力道,前10強中,新興亞洲即占5成,可看出投資人願意低接亞洲市場,亞股基金有機會先蹲後跳。
日盛投信分析,亞洲國家先前積極的緊縮政策成效已漸看到成果,台灣、菲律賓、印尼等國通膨可望從高點回落,中國大陸及印度通膨本季也應可見到高點。
中國大陸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第3季豬肉價格上漲幅度將減緩,有助物價漲勢放緩,未來亞洲物價壓力將開始減緩,有助股市表現。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葉岦陞表示,從經濟及產業面來看,中國大陸PMI及GDP第3季仍將持穩於低檔運行,向上力道或許仍疲,但往下空間也有限。8月下旬為企業公布半年報密集階段,部分企業獲利可望優於市場預期。
康和投顧認為,經過美債風波後,近期全球股市可能陷入短期整理,建議投資人可觀察以東協為主的亞洲市場,特別是印尼股市,在經濟基本面優良的情況下,亞洲可能成為領先上漲的市場,建議投資人注意相關投資標的。
匯豐亞洲不含日本基金經理人白培森認為,全球經濟正處典範移轉的過程,亞洲成長力道再強勁,也不免受歐美國家財政結構與經濟體質調整影響。根據2003~2007年景氣擴張的經驗,股市也曾出現6次大波段修正,此次深度拉回並未偏離多頭期間的修正模式,可視為多頭必經路程。
摩根富林明JF亞洲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新興亞股下跌並非肇因於基本面不佳,據高盛證券報告,亞洲不含日本明年的經濟成長率仍維持在7.8%,持續看好內需增長動能帶動經濟成長,應不會受歐美發展影響。
群益新興大消費基金經理人王文宏表示,市場預期新興亞洲國家通膨陸續於第3季見頂趨緩,股市可望持續向上,具高度成長性新興市場仍是追求報酬的絕佳選擇,尤其是消費成長契機最受注目。消費市場規模成長3大關鍵因素為人口、所得、消費力,坐擁龐大人口紅利、人民所得提升、內需消費力的新興亞洲內需消費商機,將是市場追逐焦點。
- Aug 18 Thu 2011 00:43
搶反彈 選亞股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