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陳玫伶整理報導】據《路透社》等媒體報導,位於柬埔寨首都金邊的萬谷湖(Boeung Kak)是一處觀光名勝,湖旁有數千人民居住,如今柬埔寨政府為促進都市發展,將居民遷走而填湖造地,打算和中國企業合資蓋豪宅。
▲在柬埔寨金邊的萬谷湖湖岸,一名男子站在遭破壞的房子裡,圖攝於16日。為協力中國進行開發計畫及興建豪宅,柬埔寨強制驅離當地居民,但在世界銀行的壓力下,政府於16日表示會另外騰出適當的土地給這些住戶。過去幾年,世界銀行每年借貸7千萬美元給柬埔寨,最近世界銀行表示,為抗議政府強奪萬谷湖土地,將暫緩借款計畫。政府已驅趕1萬5千人,目前仍有3,500人留在原地。(圖文/路透)
漢蒙(Heng Mom)是住在湖邊的居民,她手指遠方告訴記者那是近2年來經常氾濫的地區,因為堆入的泥沙使得湖水區逐漸縮小範圍,而且經常流進居民的家。
她說:「我們許多人遇到這個問題,尤其在雨季時候,我們家在這些公司進駐之前從來不曾淹水。」
漢蒙所說的公司是蘇卡固(Shukaku),它並不是柬埔寨在地企業,但與當地政商關係良好,因為出資者是柬埔寨人民黨(Cambodian Peoples Party)國會議員,其妻子經營的Pheapimex紙漿製造公司透過政府優惠待與取得了大部分的土地。
柬埔寨政府在2007年和蘇卡固簽訂了99年期的租約,允許該公司發展萬谷湖周邊地區,隔後該公司開始填湖動作,引起當地居民與人權組織的抗議。
填海造陸重挫觀光生計
萬谷湖是著名的觀光景點,以優美的日落景觀著稱,常有背包客攜著啤酒在湖邊駐足。萬谷湖也是當地居民的主要生計來源,包括經營民宿、餐廳和商店等觀光收入。如今萬谷湖成為泥地,觀光客數量不如以往,居民收入也減少。
漢蒙住在湖的東邊已經有數十年,其表示根據柬埔寨法律,她們具有居住權和住所的擁有權。世界銀行資助的土地產權計畫本應該協助萬谷湖旁數萬名居民就地合法,但計畫進度相當緩慢,已於2年前被柬埔寨政府終止。
如果沒有土地產權,居民的處境相對弱勢,家園經常淹水,平常種植販售的蔬菜也在水來的瞬間毀於一旦。
根據世界銀行今年初的一份報告,當中承認保護湖邊居民的行動已經失敗,原本的計畫是應當預防居民被迫拆遷。
而世界銀行在上週做出了終止柬埔寨政府貸款的決定,因援助國家通常不會在援助計畫中設下附加條件,世界銀行此舉實屬罕見。
世界銀行主管柬埔寨事務的狄克森(Annette Dixon)提出的聲明中寫道「除非和萬谷湖居民達成協議,否則我們將不會提供新的貸款給柬埔寨,該政府仍持續進行計畫,我們正與他們合作,確保計畫中的所法律義務完全到位」。
過去世界銀行每年貸款給柬埔寨的金額為5千萬到7千萬美元(約新台幣14億至20億元)不等,這並不是第一次要求柬國終止遷村動作。
世界銀行派出了調查小組監督協商進程,以回應代表居民的非政府組織所施加的壓力。
對此柬埔寨政府的反應僅表遺憾,也許是因為中國大量挹注的資金不影響其應援需求。
中國長期以來是柬埔寨的援助國,2007年和2008年分別援助了6億美元(約新台幣174億元)和2.6億美元(約新台幣75億元)。
感謝住戶「自願」搬遷
蘇卡固公司的首批發展計畫即是和中國合作,在填湖造地地區新建高級住宅。並在上個月進行了動土典禮,因有金邊政府當靠山,公司發言人在典禮上說感謝當地居民「自願性」地搬遷,並譴責那些「強佔」政府土地的人。
不過,在造成柬埔寨空前萬人遷村之前,政府和建商的態度似乎有了轉變,金邊政府開啟了和居民協商的管道,承諾提供現金或之後蓋好的公寓作為補償。這個讓步並未滿足居民的需要,尤其住在湖邊才有觀光客的收入來源,他們希望新的房子配給在一樓好繼續做生意。漢蒙說:「他們給我們8千美元(約新台幣23萬元),要我們放棄我們的家園,但這些幾乎不夠去買一幢新房子,我要感謝世界銀行這個動作,也希望其他援助國跟進。」
- Aug 18 Thu 2011 05:05
阻官商搶地 世銀暫緩金援柬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