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產品,在大賣場價格比較亂,或許是因為賣場可以強勢定價,因為大家都想把貨拿到這裡賣,不過也有廠商抱怨說,貨品上架,不但要付上架費、物流費,還有促銷費、裝潢補助費等等,甚至在目錄上登一小格的照片,就要6萬元,名目一大堆,營業額近4成都付給賣場,甚至有廠商因此倒閉,到後來,乾脆把賣場當清庫存的通路,不過賣場解釋,為了不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才會請廠商協助。

瓷器餐具特賣,搭個棚子就能做生意,其實這裡是大賣場的戶外空地,室內多到塞不下,乾脆在機車停車場開賣。銷售人員:「有便宜一點點,因為它現在有再降一些。」
同樣的衣服,室內賣299,戶外最低特價199,不過產品想在賣場上架,可不容易,有業者抱怨,大賣場扣錢的名目一大堆,營業額裡面居然有37到39%,全部要繳給他們。賣場合作廠商:「幾乎已經到了虧錢的邊緣,就是會虧本。」
進駐賣場,營業額10到15%要拿來付上架費,六大節慶再扣7%的促銷費,加上物流費等等,甚至產品登在目錄上,一小格就要6萬元,遇到賣場新店開幕或改裝,再付15000到30000元,東扣西扣,傳出有廠商因此倒閉。賣場合作廠商:「有一些單價比較低的,很多都屬於過季商品,所以可能消費者要注意。」
說穿了,廠商在賣場壓低價格,消費者買到的特價品,很多是庫存貨。記者:「賣完就沒了是不是?」銷售人員:「對,因為我們這邊比較零碼。」
大賣場說,毛利太低,為了不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才會請廠商配合,從銷售量也看得出來,民眾最在意的,並非它是不是新品,而是價格夠不夠便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ade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