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特派員林琮盛/北京報導】

自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國之後(第二大經濟體為歐盟),中國對於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具備「喊水會結凍」的能力。但作為大陸研究期貨市場的權威,中國農業大學期貨與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常清卻認為,大陸相關決策者都不關注大宗商品價格等領先指標,以至於政策措施常造成「滯後」效果。

應有自己的商品指數

在出席「北大光華-富邦中商品指數」發布會時,常清說,05年後,中國商品期貨市場與國際上同品種之間開始相互引導,並反映中國的需求,擁有自己的商品期貨價格指數、逐步增大商品市場的發言權和影響力,「石頭不值錢,但若中國大量在用,也會『點石成金』。」

但他觀察到,大陸國內對大宗商品期貨市場的關注和研究非常少,「哪有任何一個經營管理者不關注投入和產出比的變動,這是非常奇怪的現象」。

常清認為,對中國這樣「世界加工廠」的國家,理應要對大宗商品的價格變動更加關注。因為大宗商品價格才是真正反映實體經濟供需狀況的晴雨表,並牽涉到國家財富增減、綜合國力的提升。

滯後加劇暴漲暴跌

由於對大宗商品期貨價格的較少關注,常造成大陸國家、企業決策者往往只看消費者物價及躉售指數等「滯後指標」。

對此,常清大聲疾呼,決策者更應該重視商品價格指數和股票指數等「領先指標」,不能老看滯後指標。否則政策措施實行後,必然產生滯後效果,加劇價格的暴漲暴跌。例如,08年生豬價格上漲,官方祭出許多措施,導致生豬價格暴跌。

陸通膨壓力尚未解除

針對通膨問題,儘管大陸官方不斷祭出縮緊銀根、提高利率和存準率等貨幣政策,但富邦證券副董事長史綱仍認為,從中國商品指數數據變化來看,「還沒看到絕對的通膨壓力解除的態勢」,這端視於中國官方的緊縮政策是否仍會持續進行,現象會反應在短長期利率上。

史綱說,造成中國通膨壓力來源的,不是只有原物料價格,真正通膨長期壓力來源,是工資、房地產和租金上漲。

他表示,當工資上漲的預期心理形成後,勢必加劇通膨壓力,短期內很難簡單消弭。若再加上電價上漲等因素,通膨態勢相當嚴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ade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