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14日電)8月14日是空軍節,空軍烈士高志航之子高耀漢呼籲民眾效法先烈愛國的精神;學者楊維真表示,兩岸唯有先不互相否認、到彼此肯定,才能共同編寫雙方都能接受的中國抗戰史。

民國26年8月14日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對日作戰大捷,建立起中華民國空軍凜然軍威;抗戰勝利後,政府將8月14日訂定為「空軍節」。

為了紀念先烈的犧牲,國父紀念館、國軍歷史文物館和中央通訊社今天以「國軍與抗戰」為主題舉辦座談會,邀請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楊維真,以及當年率領空軍奮戰的高志航之子高耀漢,以及在蘆溝橋打響七七抗戰第1槍的吉星文將軍之子吉民立與會。

楊維真表示,近年來中國大陸對國軍在抗日戰爭的貢獻已改持正面看法,認為國軍與共軍在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分別扮演領導角色,甚至建議兩岸合編中國抗戰史。不過,楊維真說,兩岸唯有從互相不否定對方、到肯定彼此,才能共同合編雙方都能接受的中國抗戰史。

高耀漢認為台灣功利主義太高,過於享樂,忘掉了抗戰。他回憶說,時任四大隊隊長的高志航身先士卒時,他才2歲;高志航和其他國軍為國犧牲不是為黨派,而是為國家命脈,民眾應效法他們。

高耀漢說,現在甚至還有人主張去中國化,許多人講愛台灣,實際卻是在挑撥本省和外省感情。

吉民立表示,抗戰時,吉星文1天需要100名敢死隊員,沒選上的阿兵哥會哭;如果換成現在,被選上的人一定會抱怨「為何是我?」而現在許多人在吵的「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當時也絕對沒人會這麼想。

不過,吉民立說:「現在每逢經過國軍歷史文物館,都會覺得台灣充滿希望。」

觀眾提問,抗戰時期,國民政府有關中共「一分抗戰、兩分應付、七分發展」說法的真實性,楊維真表示,這種說法的直接證據相當薄弱,但從中共的抗戰表現並不算太離譜,當時中共領導人毛澤東認為對日抗戰是中共發展的好機會,但中共還是有一分抗戰。

還有觀眾感慨,從前觀賞「英烈千秋」之類的愛國電影人山人海,現在連免費都沒人要看;對此,楊維真說,由於國軍精實,兵額銳減以致無法支援拍片;但反觀中國大陸,配合拍片就有四個師,視拍片為作戰。他認為,台灣如要拍攝大規模軍教片,國防部態度是關鍵。

在座談會之前,國父紀念館先播映了2部中日戰爭影片「喋血長空」和「破釜沈舟」,不少老兵前往觀賞。

國父紀念館和中央社、國軍歷史文物館共同舉辦的「戰爭與和平─隨軍記者鏡頭下的對日抗戰真相展」,在國父紀念館展期到9月20日。

楊維真指出,中央社身為當時全國最重要的新聞單位,抗戰時期有30多名記者帶著發報機隨國軍四處征戰,冒著生命危險,留下珍貴照片,透過照片訴說抗戰歷史。10008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ade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